阅读历史 |

2507 投降死路一条(3 / 3)

加入书签

间用时3小时又55分钟。

“你们该不会杀良冒功了吧?”温斯顿也惊讶,早知道是这样,温斯顿肯定不会在意大利只放一个师。

杀良冒功这个词,在近段时间的南部非洲报纸上频繁出现。

别问原因,问就是布达佩斯攻防战。

罗克得到的战报中,南部非洲远征军只出动了一个营不到1000人,就俘虏了15万名奥地利士兵,这明显不符合温斯顿对于战争的认识。

奥地利军队的战斗力还是挺强的,轴心国进攻法国的时候,奥地利仆从军就有参与,当时的英国远征军,曾和奥地利仆从军正面作战。

然后就有了敦刻尔克大撤退。

在温斯顿的意识里,就算战斗力弱小如意大利人,也不至于传檄而定。

真的是传檄而定。

整个战斗过程乏善可陈,大概就是南部非洲远征军向奥地利军队发出了最后通牒。

奥地利军队的指挥官在考虑了五分钟之后,直接命令部队放弃抵抗,比法国人干脆多了。

“应该没有,我这里俘虏了16万人——”罗斯福也很高兴,美国大兵也捷报频传,看来大胡子说的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并不是吹嘘。

温斯顿阴沉着脸不说话。

跟驻防在边境地带的南部非洲远征军和美国大兵不同,英国在意大利的部队,布置在西西里岛,距离前线足足一千公里,要赶到战场,最少需要一个星期。

这里就能看出英军的成色了。

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呢,军队应该枕戈待旦,时刻准备作战,命令一下达就马上出发,根本不需要准备的时间。

英军在接到命令后,最少需要140个小时的准备时间,然后才能出发。

用大胡子的话说,等英军赶到维也纳的时候,维也纳的战斗早就结束了。

出乎大胡子预料的是,俄罗斯军队对维也纳,遇到了和布达佩斯同样的问题,进攻远没有南部非洲远征军和美军顺利。

这也正常,奥地利军队面对俄罗斯,可不会一封电报就投降。

投降死路一条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