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91页(1 / 2)

加入书签

更加可怕的是,气温还在逐步下降,一度到了零下五十度。

洪水淹没所有,骤降温度冰封一切,断水断电,原本喧闹的世界一片寂静。

农村居民还好,准备充分足以度过这个冰封期,可是家庭物资已经消耗完毕的城市居民陷入饥饿,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,开始抢掠别人的物资。

即使国家出手,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,储存粮食虽然多,但是禁不起这么大规模消耗。

可怕的是,这一年国家的秋收基本全部泡水,即使已经组织大量人手冒着暴雨抢收,收上来的粮食也为数不多,大部分被水淹没,根本无法抢收。

收上来的粮食,不足两百亿斤,而我国一年的粮食总产量接近一点三万亿斤,抢收到的粮食不足产量的零头。

虽然这不代表全年只有这些,但是秋收占据了粮食产量的大头这是肯定的。

超市也是,大量城市在暴雨之初根本没有在意,只觉得不过是一场雨,下个一天都了不得,只是堵住能进水的地方便算了,没有人挽救物。等到第二天,大量处于一楼的超市上商店粮食储备仓库全数被淹没,最少二楼,城市的低洼处甚至到了十五楼,所有人都在自救和救人中度过。

等到所有人腾出手,决定抢救物资时,冰封来临,难度呈直线上升。

等到真正缓过神来粮食才是最重要的时,经过大量盘点,粮食已经不足以供应所有人两年的时间,而且只能保证温饱。

药物、肉类、衣物、电力、交通全线崩溃,人类的生活从富足,不饿肚子变得必须为食物发愁。

灾难并没有放过人类的打算,这场零下四十度的温度,持续到了第二年的开春才慢慢升高,温度似乎又变得适宜人类生存了。就在所有人准备好春耕,并且开始春耕完毕时,所有人再次发现,气温开始不受控制极速上升了。

四十五度、四十六度……五十度,温度带着把大地上的一切都烤干灭尽的架势。

春耕下去的粮食也失去了活力,没有任何发芽的可能。

绝望笼罩在所有人头顶,以往适宜生存的星球,变成了折磨所有人的修罗场。

此时,人类人口因为寒冷饥饿外加极度的炎热,骤减了十亿。

坚持下来的动物和植物也大量死亡,雪上加霜的是,植物突然爆发了枯萎病,并且逐渐蔓延到了海洋,海藻开始不断被感染,而一旦海藻全部感染枯死,海洋不再制造氧气,人类距离死亡的脚步就会更加近了。

更可怕的是,缺少食物水源,蓝星的国家开始岌岌可危,丛林生存法则在人类的基因中苏醒。

花国因为禁止各种武器,加上高强度的组织能力,勉强维持治理,而在国外,早在冰封期,大量国家就已经崩溃。

而枯萎病的出现,加剧了这种情况。

而末世救赎这篇小说的结尾就写到了这里。

结尾很简单,是主角姜瓷到一个逃难到小山村,意外找到治疗枯萎病的神秘泉水,说世界有了希望,就完结了。

也可以说,是烂尾了。

第125章 在天灾文里的第六天

现在已知的是未来一年会遭遇的灾难,而后面,姜瓷猜测只会更难,地狱模式也不外如是。

逃离寻找新家园这条路非常非常难,宇宙没有经过探测建设的星球生存只会比在蓝星更加艰难,而且时间上也来不及了。

至于光门?就算是光门迁徙,也不能迁徙十几亿人,放弃蓝星这片土地,除非他们能找到一块无主之地,不然到其他世界只会陷入无尽纷争。主要是,很多世界的武力值不比他们的低,如果蓝星和平还好,到时候他们后方也很艰难,多生事端肯定不会好过。

现在能做的就是活下去,等蓝星自己平静下来,或者姜瓷找到其中的原因解决。

至于原因,姜瓷现在无力顾及,最起码也要等到应对灾难完毕,一切风平浪静一些后再说。

现在,他的第一要务就是制造好光门。

姜瓷垂眸继续制造制作手里的东西,幸好不是第一次,不然试错的时间成本又增加了。

他现在做的抓取气运的核心机器,研究员和专家们都帮不上什么忙,只能在一旁对光门进行第二次电脑测试。

姜瓷没有透露任何这个机器相关的作用,他们心里也只能模模糊糊猜测功能,又不确定自己猜得对不对。

测试完毕,他们开始围观姜瓷做事。

“这东西是为了抓取什么?”一位专家轻声细语问道,生怕打扰了姜瓷。

研究这些东西的人大多眼光毒辣,一眼看出来机器应该是要吸取抓住什么东西,并且储存起来。

姜瓷点头,“能源,一种无形无色,现阶段还无法探测的能源。”

专家抿唇皱眉思考,如果是其他人说,他指定得和对方辩论一下午,但姜瓷的话,他选择默默相信。

姜瓷继续说道:“我身后这个光门,需要特殊的高等级能源才能启动,现在我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