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看你时自带滤镜 第5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给她,她会多付一点钱,并且承担未满两年交易的税费。她不会让他吃亏。

饭约在晚上。去之前,谭幼瑾又跟许辰确认,最开始她资料里的照片绝不会再次出现,更不会出现在节目中。等到许辰发来肯定的回复,谭幼瑾才真正放了心。

挂掉许辰的电话,谭幼瑾窝在沙发上计算房子再次交易的税费。如果没有这个节目,她还真拿不出这么多钱。

谭幼瑾往青柠汁里丢了几个冰块,在二手房交易软件上看本小区的最近成交记录,心里估算要跟于戡谈的价码。这个房子是本小区最好的户型之一,单价也应按照近期最高单价开给他,低了仿佛是故意利用他的愧疚占他的便宜。

算完了,仍不能安心写她的音频稿。

鬼使神差地,谭幼瑾打开视频软件开始搜索于戡的电影,第一个出现的是恐怖喜剧,片头没有她想象的粗制滥造,六分钟过去,屏幕跳出付费方能观看的字样,会员也不例外。谭幼瑾心里哼了一声,还收费,倒是很有勇气。她很好奇,许多经典片子开个会员就能看,这种网大还要单片付费,真会有人看吗?

影片在谭幼瑾付费之后又继续原来的剧情,她在心里自嘲道,这世上真是什么人都有。

她打开投影仪,拉上窗帘,整个屋子黑下来,把于戡的网络大电影投到100寸的幕布上,眼睛盯着屏幕看。青柠汁喝完了,她从冰箱里翻出一瓶清酒,窝在沙发里自斟自饮。

电影结束,谭幼瑾走到窗前拉开窗帘,刚才在黑暗里积聚的恐怖被驱除了大半。故事很单薄,一句话就能概括出来,甚至发展逻辑也欠缺说服力,但恐怖的气氛却从屏幕蔓延到了谭幼瑾的酒杯里。她喝完了杯里最后的一口酒,看到摄影一栏出现于戡的名字,几乎要笑了。她几乎怀疑导演就是故意选这么一个单薄的故事,以此凸显他的技术,恐怖气氛完全是靠灯光镜头焦段的变化营造的,隔着屏幕,她怀疑里面的凶手要走出来。她甚至闻到了楼道里腌臜的气味,新打破的蛋液从一级阶梯留到另一级,印在路人甲的脚上。

她没看错他,一个人真有才华,不管多少,总是舍不得藏着掖着,非得露出来才罢休,即使他在大方向上已经屈服,但是不被关注的电影细节,比如路人甲原先的鞋底,他也要从细节里跳出来告诉别人我很牛x。

等她关掉投影仪,于戡打来电话,主动接她一起去。

馆子已经定了,是一家日料店。这家店的消费水平远高于谭幼瑾的收入水平,她曾经跟别人去过一次,去了并不想再去第二次。她对日料不讨厌,但也谈不上多喜欢。论螺蛳壳里做道场,日本人是这方面的天才,多小的东西都能形成一套虔敬的制作程式。她佩服,却也是只是佩服而已。

为了不那么喜欢的东西花那么多钱,她觉得没必要。但于戡提出来了,她马上表示了同意,只不过坚持她请客。

小区和餐厅有一段距离,谭幼瑾没车,除了坐于戡的车,好像没有别的选择。于戡的帽衫好像永远都是一种款式,颜色也仅是黑白灰,她很难不隔着几米就认出他。

上车前她问于戡:“你女友介意别人坐副驾吗?”谭幼瑾享受了多年单身生活才知道,结婚固然丧失了某些自由,但也收获了另一些自由。要想耳根清净,一个单身女性要比已婚女性更懂得避嫌。已婚女性,有她丈夫做样板摆在那里,凡是不如她丈夫的男人,即使会错了意犯了唐僧病,一句你也配就可以退敌。但她不行。除非不得已,她基本不搭男人的车,六十岁以上的男人除外。坐副驾,怕被误会;坐后面,有把人当司机的嫌疑。完全没有自己打车方便。

于戡没有回答,而是反问:“您介意您男朋友的副驾坐别的女的吗?”

“不介意。”谭幼瑾从没考虑过这个问题,她从来就没男朋友。不过,从来没男友这件事实在没必要拿来说,尤其是跟于戡说。

谭幼瑾笑道:“你指个位置吧,我坐哪儿都可以。”她有些后悔没找个理由,另打车去。上次这么尴尬,还是她说请于戡吃饭,于戡说他有另有约。

于是谭幼瑾坐到了副驾。

于戡主动挑起了话题,他问她最近都看了什么电影。

谭幼瑾一时有些尴尬,她总不能说她刚才付费看了他的网络大电影,为他贡献了六块钱。

于是她说她昨天看的电影《乡村牧师日记》。普遍的翻译有点儿不太准确,因为主角是天主教徒,但谭幼瑾还是沿用了这翻译。

“你好像很喜欢这电影,你之前还跟我推荐过。”

“是吗?”然而她说完就想起来了,她确实向于戡推荐过。在于戡很直白地说他没看完这部电影就睡着了之后。于戡是个顽固的电影原教旨主义者,坚持认为所有的一切都能靠镜头语言传递,而一个导演放弃镜头语言使用大量旁白,要么是偷懒,要么是能力有限。他认为这部片子的导演是前者,因为电影构图已经体现了他的才华。谭幼瑾很少将自己的审美强加于人,但这次她建议于戡把这部片子看完,她直觉他看完了就会喜欢上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