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五十六回情深谊厚流连不舍纳彩请期贪得无厌(2700+)(2 / 4)

加入书签

可ai,不如恶犬实用。

江宝嫦和孟筠聊到日头西沉,亲自把她送出院门。

她转过头,瞥见一人粗的香樟树后面站着个高瘦的身影,头戴竹冠,身穿青衫,似乎是崔行策,疑惑地走过去。

绣鞋踏过落叶,发出细碎的声响,那人受到惊吓,往后一躲,转瞬便消失不见。

下聘这天,江宝嫦陪着何氏在花厅里坐了半日,笑得脸儿发僵,将婚期定在腊月廿二,好不容易送走媒人,捧着尚氏所赠的玉如意回房。

崔乐山最重规矩,使人把三十二抬聘礼抬到江宝嫦的院子里,交由她自己收着。

丫鬟们看到最前头的红托盘上捆着一对神气的大雁、一双肥硕的大鹅,后面紧跟着璀璨夺目的金银珠翠,纷纷围上来看热闹。

白芷和南星一个清点聘礼,一个核对单子,不多时便发现了其中的猫腻。

白芷悄声向江宝嫦禀报:“小姐,单子对不上,只有前头几抬聘礼是真金白银,后面的或是以次充好,或是只装了半满,绸缎全是老旧的花se,茶叶一gu霉味儿,也不知道在库房里放了几年。”

南星常在铺子里算账,说话更直接些:“那位侯夫人贤名在外,没想到竟是个面甜心苦的人!她把前几抬金银珠宝明晃晃地摆在外面,一路从昌平侯府抬过来,让众人误以为后面的二十多台聘礼全是这种规格,夸她出手大方,对陆公子视如己出,倒教小姐有苦说不出,平白吃了个哑巴亏!”

白芷冷笑道:“小姐就算豁出脸面和她闹起来,她也可以推说自己毫不知情,让底下人顶缸。”

江宝嫦看得更深了一层,道:“不止如此,我看她大概很缺银子使——我听说昌平侯既有封地,又管着几个银矿,富甲一方,她打着置办聘礼的名号,从侯爷那里支出大笔款项,再采买些便宜的东西糊弄我,余下的银钱便全都落进了自己的腰包。”

郑嬷嬷把茶盘放到江宝嫦手边的桌子上,沉着脸道:“小姐,您明知昌平侯府不是个好去处,还要嫁过去吗?”

她确实没想到陆恒会许给自家小姐正室之位,可一看尚氏的作风,就知道其中大有问题,实在想不通江宝嫦为何要往火坑里跳。

她甚至觉得江宝嫦是被侯府的泼天权势迷住了眼睛。

江宝嫦垂下眼皮,淡淡地道:“木已成舟,覆水难收,这样的话,嬷嬷以后不要再说了。”

郑嬷嬷愣了愣,怄气道:“老奴年纪大了,人也糊涂了,帮不上小姐什么忙,只会讨小姐的嫌。早知如此,老奴何必跟着小姐上京?还不如留在越州看管老宅。”

“嬷嬷是有些糊涂了。”江宝嫦端起茶盏轻啜一口,态度变得陌生又冷淡,“白芷,让旺儿准备马车,把嬷嬷送到舅母的庄子上住一阵子,好好散散心,养养jg神。等我立住脚跟,再把她接回来。”

郑嬷嬷既伤心又担忧,哆嗦着嘴唇看了江宝嫦好半晌,才在白芷的劝说下,r0u着眼睛退了下去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呜呜呜呜呜呜感谢编推~

求收藏,求留言,求珠珠

顺便问一下,你们还想看崔妙颜和魏玄的特供番吗?想看的敲1

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五日,是江宝嫦的十六岁生辰。

崔乐山和何氏已经把江宝嫦当做自家nv儿,因着这是她在娘家过的唯一一个生辰,早早地便吩咐下来,使奴仆们仔细筹办。

孟筠从公中支了二百两银子,自花市买了许多开得正好的山茶,配上丝线、彩带,把整个崔府装点得花团锦簇,喜气洋洋,又请了五名手巧的工匠,紧赶慢赶地扎了十几架烟花,约定了要好好乐一乐。

到了这天早上,江宝嫦尚未起身,端yan公主便风风火火地从外头闯进来。

她解去披风,搓了两下手,探进被子里呵向江宝嫦的腰窝,笑嘻嘻地道:“宝嫦姐姐大喜呀!我来跟你讨一碗长寿面吃!”

江宝嫦向来怕痒,一边往角落里躲,一边捉住端yan公主的手,贴在小腹上给她焐热,笑道:“公主想吃山珍海味,我这里不一定有,想吃长寿面,我这里管够。”

端yan公主ai极了江宝嫦床帐中香馥馥甜丝丝的味道,踢掉鞋子滚进她怀里,乌油油的发髻立时松散开来,一支玛瑙和翡翠串成的流苏步摇斜斜挂在耳边。

“好暖和,我要再睡一会儿……”她困意上来,伸了个懒腰,临闭眼的时候又想起什么,从袖子里0出一块绯红的玉牌,塞到江宝嫦手里。

“这是妙颜姐姐托我带给你的,听说雕了很久。我喜欢这个样式,嘱她再雕一块翠绿的送给我,不知道几时才能拿到。”

江宝嫦摩挲着细腻油润的玉质,借着渐渐亮起来的天光,定睛看去。

玉牌上用娟秀的簪花小楷雕着两句诗——

“从今把定春风笑,且作人间长寿仙。”

她默默念了几遍,心里喜欢得紧,珍而重之地把玉牌收进妆奁里。

到了用午膳的时候,其他人也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